2011年9月18日

『新藝見』樂評

新藝見-賞心悅目的滿足,之外?
2011-09-11 新聞速報 【文/李秋玫(台新藝術獎觀察委員)】

 作品:采風樂坊《東方器樂劇場Ⅲ無極》》■圖/采風樂坊 

     作品:采風樂坊《東方器樂劇場Ⅲ無極》》時間:2011年9月2-4日地點:國家戲劇院

     擺脫國樂既有的刻板印象,讓音樂結合劇場、演奏者兼任演員,采風從二○○五年首創、慶祝團隊十五週年的《十面埋伏》,歷經《西遊記》到今年的《無極》,分別以儒、釋、道三個層面的概念,在二十週年的今天呈現了器樂劇場完整的三部曲。單看《無極》的節目名稱,就能感受到采風所釋出的野心,演出不僅包括傳統樂器、肢體和戲劇,更揉和舞蹈跟武術等表演。以一位俠客在四季更迭的經歷來譬喻芸芸眾生在人世間的起承轉合,無論舞台、服裝、梳化的設計到團員的肢體表演,在簡單、對比、現代與傳統兼備的基礎上都顯示著團隊的進步與用心,這是相當值得稱許的。
     然而「器樂劇場」也帶來了一個棘手的問題,要在舞台上讓樂器演奏與戲劇表演同時並陳又表現得好,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。在專注在音樂表現時,劇情通常不能過於繁複,否則將使觀眾在視覺與聽覺相互干擾下顯得無所適從。也就是說,主輔關係必須清晰,在節目進行之間,不是劇情感人,便是要有強而有力的音樂來吸引觀眾。但是《無極》崇尚的道法自然、加上音樂演奏無形的特質,兩者的組合沒能讓能量加成,卻反倒讓整體的演出瀰漫著濃厚的「抽象」意味。
     事實上,上半場有個段落非常亮眼,部分演奏者放下樂器,以棍為武器兩兩互打,其餘團員則置後排成合唱團形狀,向同一個地方擺頭,以目光的投射左右著觀眾的視線,明確又帶著趣味性。但或許是樂器限制了肢體,動作無法得到解放,舞台上常見的是演奏者們緩緩地「漫步」,或者以各種姿勢散在各個角落。合奏上雖有別於傳統的交響模式,但團員們或站或坐、或背對觀眾,無論在音樂或表演上,都變得難以聚焦。演奏者的各種面向在台上構成一幅美麗的場景,但即使演奏得熱鬧非凡,卻無法讓凝聚起的情感,透過的眼神和動作完整地傳遞到台下,甚至與之呼應。
     姑且不論演技如何,團長黃正銘以一位孤獨的男子試圖跳脫時空、貫穿全場,讓音樂會的既有印象削弱並且提高劇場性的設計是聰明的。然而音樂的創作,卻是整個節目最重要、也最令人疑惑的環節。當現代音樂跨足國樂時,其特殊音色和演奏技法提供了創作者更寬廣的空間,但是同樣擅長現代音樂演奏的采風,在貼近四個季節對應著二十四個節氣譜曲時,找來另一位作曲者共同創作的方向,竟是流行、甚至是電子搖滾。流行並非不可行,然而下半場,從霜降、立冬、小雪……到冬至、小寒、大寒等,「高度同質性」的流行音樂,配上演奏者拉動裙擺的群舞偏離了劇場,反而在類似「走台步」的表演中,恍然有一種「秀」的錯覺。
     「當我們在這片土地上發下豪語」,這是采風樂坊在《無極》的節目單背後所印下的自我期許。的確,以「東方器樂劇場」作為演出形式,采風無疑是開啟了絲竹音樂的另番風貌。然而回到音樂上,雖然以國樂器來演奏,但建構在西洋流行的本質上,除了音色之外,我們不禁要問,究竟「東方」器樂劇場的特色在哪裡?取悅了耳朵、滿足了視覺,留下的藝術性,該從哪裡尋找?
     『新藝見』由中國時報、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共同策畫,每隔周日於〈旺來報〉刊出。

感謝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!!采風樂坊會繼續努力的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